推荐教程“科乐松原麻将开挂作弊软件”(原来确实是有挂)
6
2025-05-19
昨天,坐落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历史人文地标带“复旦源”、毗邻百年老校门与燕园的复旦大学艺术馆开幕,艺术馆将于5月24日正式对公众开放。昨天也是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日子,艺术馆开馆展“日月复光华”通过文献、影像与艺术作品的结合,从哲学和科学、艺术和技术的跨界共生的角度,呈现复旦精神的传承与延续。朱天润、王蘧常、潘天寿等近现代名家的书画作品贯穿整个展览,见证并象征着复旦文脉的延续。
毗邻老校门
展览名“日月复光华”典出《尚书大传》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既诠释了日月更迭、光辉永续的意象,又暗合复旦灿烂的百廿历程及璀璨未来。展览聚焦于当代认知、日常精神、气候危机与AI时代的创造力等当下时代的紧迫议题,分为“重山复水”“复其见天地之心”“万物以复”“一阳来复”四个单元,分别探讨“古与今:传统与当代”“一与多:自我与他者”“人与物:差异与共生”“技与道:算法与精神”四大议题。井上有一、袁运生、杨福东、曹斐、李山、刘建华等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也在其中。现场还展出了杨福东《留兰》、蔡坚《把握》、胡向前《棍谱-绘画》、庄辉《祁连山系-22》、何翔宇《可乐计划(萃取结晶)》等作品。
展览现场
复旦艺术馆馆长是近现代画家、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之子,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潘公凯,他认为,无论学文科还是理科,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,是通识教育里面的一部分。复旦艺术馆背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艺术研究院等院系的学术力量,致力于打造学术与艺术融通的文化中心。潘天寿的巨幅作品《光华旦旦图》(展出为复制品)占据了一整面墙体,作品原为国庆十五周年所作,画中苍鹰劲松,山高水长、笔墨雄浑,他将山水与花鸟、工笔与写意结合,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的新机,正契合了“日月复光华”的主题。
展览上的科技含量
传统书法与当代艺术相映成辉
展览中吴剑岚《梅花兰石图》被视为这一代文人澹泊相照的隐喻。吴剑岚被誉为“复旦奇人”,通诗书、善琴画、能技击、谙岐黄,常自作诗以题画。画中题跋有“己未夏为成蹊兄写正”。“成蹊兄”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(时哲学系)教授李成蹊,二人均为“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”的成员。1979年创会时,吴剑岚与周谷城、王蘧常、伍蠡甫等人共同担任顾问。这幅《梅花图》就写于此年。花鸟画的自然观,与生态艺术亦有关联。
艺术加生物的现场
根据复旦大学艺术馆的空间而展开的特别单元,包含4位艺术家的5件作品:杨熹《爪翼鳍》、蒲英玮《世界图书馆》和《新世纪百科》、潘公凯《建筑手稿》、卡西亚·福达科夫斯基《现在我明白了,尽管已经太迟了,我们并非总是从相同的角度看待事物(炙烤)XXXII》。
据悉,除复旦大学艺术馆,以复旦相辉堂草坪为中心,包括校史馆、博物馆、校友馆、特藏档案馆在内的“一源六馆”均落成并开放。其中,全新打造的复旦校史馆以“教育报国、自立自强”为主线,基于丰富的历史档案、照片、录音、视频、模型、文物等,采用多样化的展陈形式,展现120年来复旦人教育救国、开拓创新、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